优 质 教 案 一 年 4 班 第 1 课时 开课日期:2015年9月24日 任课教师: 分与合 教学内容: 分与合(第21页和22页的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组成),教参P55-56 教学目标:
优 质 教 案 一 年 3 班 第 1 课时 开课日期:2015年9月22日 任课教师: 比多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教参P51-53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符号 = > 和 <的含义、读法和写法
优 质 教 案 一 年 1 班 第 1 课时 开课日期:2015年9月21日 任课教师: 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教参P48-50
第1单元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数的组成(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 2页单元主题图,例1 、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建立计数单位“百”的直观印象,会用计数单位“十”数出100以内数,会正确地数出“翻坎数”。 2。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直观理解100 以内数,知道100 以内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 第1课时 1-5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例1、例2、例3,第9页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 (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认、读1-5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教学重、难点】抽象1-5的数的过程。
一、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 ,2 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 数 第1课时 数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单元主题图、例1、例2、例3 及相应的课堂活动第1,2,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进一步培养数感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一 加与减(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教学难点】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