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词义。 2.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 过程 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1.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认识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 过程 方法 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生动的特点,学习夸张、对比等戏剧技巧。
11。地下森林断想 关于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 关于本文作者
1.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张抗抗其人及作品。 过程 方法 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10。那 树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这篇散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描写了早期的大树、近期的大树和现时的大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作者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文章意味深长,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1.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过程
10短文二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 2.了解二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3.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2。读写结合;3。合作探究。
1。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2。理解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过程 方法
1。了解作者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学习课文通过肖像、动作、语言描写甚至是外号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过程 方法 1。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概括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通过反复阅读、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乡土气息。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