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张抗抗其人及作品。
过程
方法
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情感
态度
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学 内 容 及 问 题 情 境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地下森林的图片)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镜泊湖的地下森林,又称火山口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林木蔚然深秀,云烟缭绕,好似人间仙境。初唐诗人宋之间有诗曰:“两岩天作带,万壑林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晖。翳潭花似织,绿岭竹成圃。”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就是一首对火山峡谷和地下森林的赞歌——《地下森林断想》。
二、认读生词,扫清文字障碍
瘠薄 沉湎 孱弱 遮天蔽日 袅袅烟云
浩瀚无垠 狼嗥虎啸 恰如其分 山崩地裂
隐姓埋名 黑黝黝 沉甸甸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什么是地下森林?
2、勾画描写地下森林的句子。
3、勾画描写地下森林成长环境的词语。
明确:
欣赏多媒体画面
从感性上认识地下森林 <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