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电容器的电容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平行板电容器的主要构造.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3.了解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现象及能量转换. 科学探究:1.会正确连接电路,认真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2.通过探究得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影响因素. 科学思维:1.通过类比建立电容的概念;通过电容的定义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2.结合具体问题构建电容器动态分析模型.
7 静电现象的应用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能说出静电平衡状态下的导体特点.2.知道导体上电荷的分布特征,了解尖端放电、静电屏蔽现象及其成因. 科学探究:1.观察演示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分析,体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2.查阅并搜集资料,了解静电屏蔽在技术和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会根据静电平衡条件求解感应电荷产生的场强.
科学思维:1、会推导关系式U=Ed。2、能利用关系式U=Ed分析非匀强电场相关问题。3、对比有关电场强度的三个表达式及适用条件,并在具体问题中准确选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4、会用等分法确定等势面和电场线。
一、电势差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也叫电压。 2、公式: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φA,B点的电势为φB,则UAB=φA-φB,UBA=φB-φA,UAB=-UBA。 3、电势差是标量,有正负,电势差的正负表示电势的高低。UAB>0,表示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差与电势的单位相同,均为伏特,符号是V。
课时2 等势面及其应用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等势面,理解等势面的特点。2、知道典型电场的等势面特点。 科学思维:1、能通过类比等高线理解等势面。2、会根据电场线和等势面的规律分析带电体的运动轨迹问题。
课时1 电势能和电势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静电力做功的特点,掌握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2、理解电势的定义、定义式、单位,能根据电场线判断电势高低。 科学思维:1、通过类比法分析得出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2、能用比值法定义电势。
3 电场强度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2、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公式、矢量性及方向的规定。3、知道电场线,熟记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科学思维:1、领悟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的特点。2、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3、在进行场强叠加等计算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2 库仑定律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2、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公式及适用条件。 科学探究:经历探究实验过程,得出电荷间作用力与电荷量及电荷间距离的定性关系。 科学思维:1、通过抽象概括建立点电荷这种理想化模型。2、进一步了解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作用。3、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2、掌握电荷守恒定律。3、知道电荷量及元电荷的概念。 科学探究: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并借助验电器感受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过程。 科学思维:通过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物体带电的本质,知道三种带电方式的实质是相同的。
微型专题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 物理观念:1、掌握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同直线时带电体做直线运动,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垂直时带电体做类平抛运动。2、会分析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 科学思维:1、能够综合应用运动和力、功和能的关系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问题,提高科学推理能力。2、建立带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直线运动的思维模型。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