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长亭送别》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执子之手”板块的一篇课文,选自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这个专题重在引导学生感受博大而又纷繁的心灵世界,拥有真挚、丰富、高尚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通过戏剧冲突引导学生了解戏剧人物,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思辨。因本文曲词优美,有“花间美人”之誉,徐复祚在《曲论》亦称道其“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所以在教学中也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典雅优美的戏剧语言和个性化曲白,以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认知和审美享受。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分析把握戏剧冲突和矛盾焦点;
2. 学会欣赏优美的曲词,并以此了解戏剧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
3. 辩证思考主人公身上所表现的爱情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欣赏、探究曲词,并从中把握戏剧冲突和人物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课前预习:1. 细读课文及注释,了解元杂剧的基本知识;2. 选择一首最喜欢的曲词,背诵并鉴赏,写成四五十字的鉴赏文字;3. 搜集学生问题并整理。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实甫的《西厢记》,它讲述的是相国千金小姐崔莺莺与穷书生张君瑞的爱情故事。很多人喜欢《西厢记》,有的是因为它曲词优美,有的是因为它的思想价值,还有的是因为它有崔莺莺这样勇敢痴情的女性。在《红楼梦》第23回中,就留下了“宝黛共读西厢”的美妙画面。
二、“总借俊眼传出来”,走进戏剧冲突
出示两段材料:
材料1: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