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 > 正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六年级语文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一首。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安史之乱迫使诗人携家带口流连辗转,流落到四川梓州。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诗人饱受战乱之苦,风雨漂泊的生活终于在胜利的喜讯中成为过去,共经患难的老妻少子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想起这些,诗人悲喜交加,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教学中,引领学生与诗人对话,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文本对话,体会诗人闻喜讯时悲喜交集、欣喜若狂的复杂心情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情感。创设情境,链接诗篇,启发想象,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走近诗人,走进诗人生活的时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流离之悲、闻讯之喜,感受诗人忧国忧民情之深,爱之切,体会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教学设计:


一、揭题,知背景。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国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伟大诗人,他与李白齐名,被称为“诗圣”,认识吗?(板书:杜甫)你对大诗人杜甫了解多少?学生介绍


2、揭题。杜甫的一生写了许多诗,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五百余首。他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风格深沉,旋律悲壮。但有一首例外,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齐读课题。


3、解题。谁能说说诗题目的意思?重点提示“闻”是听到的意思,不同于现在的“用鼻子嗅”,这是古今词义上的变化,例如:忽闻岸上踏歌声。 “河南河北”指的是河南省与河北省吗?(指的是黄河的南北两岸,那里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4、了解背景,再次读题。


这首诗的背后有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你知道那是什么事件吗?


“安史之乱”让原本繁华安定的国家岌岌可危,也把诗人杜甫卷入了生活的最底层,开始了长达八年的逃难生活。八年之后,诗人在四川剑外听到了官军收复失地的胜利喜讯,诗人心情如何?(喜悦,激动)让我

六年级语文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