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 > 正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六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内容提要】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习作不恰当地结合或是孤立地开展阅读教学都是不完整的语文教学,阅读应为写作服务,而写作反过来应作用于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品,所以在教授这一课时,我颠覆了将故事情节作为重点内容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坚持“读写结合,还原情景,以读悟情,以写达情”的理念,在深悟研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当堂练笔、情景刻画补白小女孩大年夜无比凄惨的一整天,将简单的文字化为故事场景的重现,并将它巧妙地“嵌”在文章当中,形成完整的画面,从而达到情感共鸣的高潮。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读写结合


【正文】


教材简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讲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通过讲述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以及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一、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读写互进,我认为写作是阅读的逆运算,读写不能分家,因此教学中要注重读写的结合点。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针对本文的学习,学生通过自读是可以初步感知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十分可怜的,她希望过着幻想中幸福的生活。学生存在的困惑点是:由于学生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学生所享有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导致学生很难和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感知作者写作意图。


(三)设计理念:


故事情节家喻户晓,因此我放弃情节探究,只在检测预习时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形式来呈现。再深入1-4自然段小女孩的现实生活,由学生初读感受“可怜”入手,指导学生紧

六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