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乎往而不可》导学案 (教师版)
【温馨心语】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3、了解在所选文段中表现出的庄子的哲思,学会在困境面前应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独学检测
1、诵读疏通文意
2、基础积累(见《新学案》第94页内容)
3、翻译下列句子
(1)、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2)、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3)、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4)、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二)、合作探究——问题生成与解决
1、被病痛折磨将死的子来,为什么面对死亡却能“成然寐,蘧然觉”?
因为他完全把天地看成一个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很高的铁匠,而把自己的死,当作造物者的杰作。
2、作者在文章中举子舆、子来的例子,想说明什么问题?
子舆大病一场,变得腰弯背弓,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眼上,肩膀高过了头顶,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然而它安然处之,世俗的哀乐不能惊扰他内心的平静。子来有了病,气喘吁吁地将要死亡。可是他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治,变成鼠肝也好,变成虫臂也罢,无往而不可。庄子借这种奇特的思想,启示人们在陷入困境的时候,要靠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人生的突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
3、哀骀它相貌丑陋骇天下,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想嫁给她?哀骀它为什么能够不被他自己的容貌所影响?
面对世人认为无可奈何的死与生、贫穷和富有、毁谤和赞誉、饥和渴、寒和暑等一切变化,他的内心不为所动,平和、快乐、通畅而不失于愉悦,充满盎然的生机。他高超的德行就在于养成了这种外在事物无法摇荡的内心的纯和。而正是由于他的德行大大超越了常人,人们都忘记了他形体的残缺和丑陋,感受到一种异乎寻常的巨大魅力。
(三)、拓展延伸——延伸巩固
1、文中将哀骀它及病后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