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反思
“尽量放手,把课堂这个大舞台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样的教育理念其实是很早就接触并且从理论上接受了。在参观学习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亲身体验了其热烈的课堂氛围之后,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一度热血沸腾,可一拿来实践,曾有的美好遐想就被击得粉碎。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预习的时间和落实。我们的学生是不可能在课外预习的;预习如果没有具体指导,将会没有方向而一无所获;如果没有检测,预习的效果让人生疑。基于以上的考虑,加上学校也意识到预习环节的薄弱,强调将预习引入课堂,于是设计了一个自主预习和预习检测的环节。之前自感设计的很具体实在,可几分钟的预习时间,对我们的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有的甚至还没把词作读通,所以检测的情况明显达不到要求,因为急着进行下一步,只好自己出马,连拖带拉,学生在第一步就没跟上,明显被动了。
其次是探究环节,总认为经过群体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就事论事,而应该对某一类问题的解决规律和方法有一个认识。为了指引学生深入细品诗词的滋味,为了引导他们感悟鉴赏诗词的方法,设计了几个比较细致深入的问题。而这种想法显然过于理想化,一直是粗枝大叶的习惯,细品也品不出更多的东西来。加上前面预习环节的拖延,这样细品时间也不够。最后,重点的东西都被搁置了。
通过这次失败的课堂,意识到,学习借鉴是必需的,但一切如不以学生实际状况为基础,理想终究只能是遥远的理想。从这次课堂得到一点教训:重视学生的现状,目标不能太高远,单位时间里的内容不能安排太多,要对教材大胆取舍,重点突破,预设还要更充分,要随时准备根据实际状况作调整。
后来经过组内老师的指点,经过反复思量,觉得这节课有两种修改方案:一,只安排预习内容,将预习和检测的每一个内容落到实处,解释完字词后再疏通句意,彻底熟悉内容。余下时间反复诵读,甚至可以成诵。再出示探究题,学生讨论,讨论的结果留待下一节课展示。二,将预习置于自习课上,开课直接检测,保证检测的顺利完成。然后进行探究,探究题必需重点突出,数量较少,确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