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读自悟中获得人生启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难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一、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三、小组合作。
四、提问展示(全班交流)
五、点评精讲
六、当堂练习
七、总结提升. 一、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二、回忆归纳以前学习古文的方法步骤:1、熟读成诵,2、理解文意,3、明白道理。(课件出示)
三、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弈》,板书,学生通过预习讲解课题。
师:出示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1、师:熟读成诵(读之前引导学生说出朗读时需注意的要点:1、注意朗读的节奏,2、读准字音(特别是翘舌音,本文“之”字较多,强调学生一定读好六个“之”字)3、放慢点速度(课件出示)。
1、师:从课文中找一找反映两人学习结果的句子。
2、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对,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会一事无成。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