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二 > 正文

:《意识的本质》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意识的本质》教案


1、知识目标

◇识记 :

   意识的含义及本质

◇理解:

(1)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世界客观性的认识,初步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2)思考人类对世界的各种创造活动,深刻体会意识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二、【重点、难点】:

意识的本质

第一框题   意识的本质

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怎样的?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导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梦的形成。

自主探究:

1、动物有意识吗?

2、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各是什么?

3、纯粹[S1]  的动物心理会不会自发地形成意识?

4、为什么只有人脑才能产生意识,而动物脑则不能?

5、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不是有了人脑,就有了意识呢?

合作探究: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物质的或者化学的反应;生命物质包括植物和动物,都具有对外界刺激做出感应的特性,动物还具有感觉的能力,-但这些反应都属于它们的本能;而人的意识活动则是自觉的,无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的反应有着本质区别。但人的意识活动也要依赖于一定的生理基础,特别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的物质器官。因此,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基础。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探究人类意识与非生命物质、植物和动物反应的历史联系,从而说明人的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意识的本质
上一篇:
下一篇: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设计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