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一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纯碱和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氨碱法制纯碱原理的学习,体会反应媒介促进反应发生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难点】
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及原理。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氨碱法制纯碱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氨碱法制纯碱
(1)原料:食盐、二氧化碳。媒介:氨气。
(2)原理: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
(3)流程:
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CO2↑+H2O
(4)氨气的回收: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5)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使用,可连续生产。
缺点: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l2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2.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1)原理: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的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食盐,使其中的氯化铵单独结晶析出。
(2)优点:结晶析出的氯化铵可用作氮肥,氯化钠溶液可循环使用。
【合作探究】
1.在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入氨气得到饱和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答:使溶液显碱性,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产率。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答:碳酸氢钠,因为在同一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