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教案
教学目标
1.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多层次地品读人物语言,感受钱学森的“深深爱国情”和“拳拳报国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联系课外资料,结合具体的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语言、神情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他就是——钱学森。(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
3.俗话说“言为心声”。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钱学森的语言,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二、体会“浓浓爱国情”
1.(过渡)祖国令钱学森魂牵梦绕,为了这一天,他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了这一天,他日思夜盼,盼了将近二十年。究竟是什么给予了他无穷的精神力量?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边读边划出钱学森的语言,想一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从钱学森的语言中你读到了什么?
2.钱学森的“心声”同学们读到了吗?
(生有感情地读两段话)
3.(出示第一段话)
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段话的呢?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冯·卡门是谁啊?(出示冯·卡门教授的简介)
钱学森居然是这么一位科学奇才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从“最得意”和“最得力”中你读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如果钱学森继续留在美国,留在恩师身边,他将得到什么?(生自由说)
在这么优越的条件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