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 > 正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

一、复习导入 词语听写

真挚  寝室  频繁  朦胧  凄凉  可见一斑

二、回顾课文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三、品读课文 感受思国之情

母亲给了“我”多少爱,给了“我”多少温暖,远在异国他乡孤寂时时涌上心头,母亲怎能不频来入梦呢?此时此刻,季老怀念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母,还有那——“祖国母亲”。

   自读提示: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然后与同学分享最让你感动部分,说说读你懂了什么。

预设一: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的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预设二: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因为季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有点凄凉。他想到_________________,仿佛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

预设三: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升华主题。

出示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评委会给季羡林老先生的颁奖词: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自读交流体会)

四、拓展延伸 体会情感

    主题丛书《赋得永久的悔(节选)》季羡林

思考:作者自小离家,寄人篱下,他最大的愿望是什

六年级语文上册《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怀念母亲
上一篇: 《钱学森》教案
下一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