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生物教案 > 七年级 > 正文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多种多样的动物第一节田野动物调查教案(冀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06
:第一节 田野动物调查
一、概念解析
《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多种多样的动物”部分重要概念是:“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对于区分特征的方法学习是学生初中阶段要具备的基本生物方法和素养。本节课 通过观察与调查活动,使学生掌握观察和调查的一般方法,在观察和调查中熟悉身边的动物,了解动物与环境、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并尝试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继“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之后,对常见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走出实验室,到大自然进一步观察动物的实践活动课。探究竟中明确给出了教学组织形式,技能卡要求学生对不同的动物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类进行观察。通过让学生参与制定调查方案,亲自进行田野动物调查,得出结论,能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知识链中关于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此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懂得如何科学地调查野生动物存在的状况,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的意义。
三、学生分析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调查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如通过调查,发现了多种动物会感到惊奇,喜爱的动物乐意观察、更乐于描述。同时由于本节课的活动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强,如果事先没有一个周密的调查方案,学生的调查活动很可能会走过场,限于表面的红花热闹。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合理地分工合作。
四、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本课正是以此理念为指导,通过田野动物的调查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实践能力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作调查记录。
2、描述田野动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二)技能性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性目标
1、体验合作交流取得成果的情感。
2、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四章多种多样的动物第一节田野动物调查教案(冀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