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在课程标准中空气被定义为地球的物质。既然是物质,首先应是存在的,并且有其种种的属性。空气占据空间是空气属性之一,也是证明其存在的事实。本课通过建构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空气是物质。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实验能力弱、不完全具备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也比较低,加之“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又比较抽象,孩子的思维水平不容易提升上来。面对这一切,教师怎样搭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框架,让学生把认知点由“到处都有空气”,提升到“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概念上来呢?
二、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占据空间。
2、 科学探究
(1).学会用多种(两、三种)实证(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进而形成(归纳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2)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进行半段推测。
3、 科学态度
(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2)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较准确、具体的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证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有趣的实验探究建构起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气,概念的建立是逐步、递进的。
难点:学会用多种(两、三种)实证(实验)的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进而形成(归纳概括)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四、 教学准备
1号塑料瓶、2号塑料瓶、气球、乒乓球、水槽、水、去底的塑料瓶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