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2.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折纸,感悟虚像的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图片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释实际现象。
2.会用平面镜成像法作图。
二、教学难点
1.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释实际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初步知道虚像的概念。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猪八戒照镜子》:“猪八戒拾到一面镜子,洋洋自得地照了起来。可是他从镜子里看
到的是一个朝天鼻子大耳朵、核桃眼睛尖嘴巴的丑八怪,顿时火冒三丈:‘你这妖镜,竟敢把我老猪丑化成如此模样,真是狗胆包天。’说完,举起九齿钉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当他再看地上的镜片时,镜片无论大小,每个镜片里都有一个丑陋的形象。”
上面的故事说明了平面镜成像的哪个特点呢?让我们进入正面的学习来解决这一疑问
吧!
教学活动
一、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活动:阅读课本P65,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2)研究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做法:边示范边讲解.
①像下图那样,将一张8开的白纸用图钉或透明胶条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用两个夹子夹住一玻璃板,竖立在白纸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