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城市化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标志、动力。
2.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重点)
3.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措施。(重难点)
教材整理1 什么是城市化
阅读教材P31~P32上部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化含义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标志
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化动力机制
含义
表现
拉力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推力
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4。城市化意义
(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
正误判断:
(1)大批农民工进城会大大提升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
(2)城市化发展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
(3)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表现在生产活动方式的转变。( )
【提示】 (1)× 我国目前有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成为城市人口,并没有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地域逐渐转变为城市地域,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区域的产业结构随之变化。
(3)×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不仅改革了生产活动方式,还促进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教材整理2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阅读教材P32至P35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城市化表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2.城市化阶段和特点
阶段
图示
城市化特点
水平
发展速度
分布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