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 > 正文

:2020六年级上册语文《钢琴之王的微笑》教案(北京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4-08
:

“钢琴之王”的微笑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的是“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

全文共22个自然段,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李斯特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

第二部分(第2—16自然段)在德国的一家小旅馆内,李斯特听说有人冒充他的学生,要举办钢琴演奏会。当天晚上,李斯特循着钢琴之声找到了冒充自己学生的姑娘,问明原委后,亲自辅导她弹奏,姑娘十分感动。

第三部分(第7—22自然段)第二天晚上,在歌剧院内,李斯特与姑娘同台献艺,演出获得了成功。姑娘感慨万分。

课文很有特色,紧紧围绕“微笑”这一主线展开。文中李斯特三次微笑发生的地点、时间、情景有所不同,因而对姑娘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对读者的震撼也不一样。

第一次微笑是李斯特主动的登门寻找冒充自己学生的人。当他见到脸色苍白的姑娘时,微笑着介绍自己并且向对方询问。

第二次微笑是李斯特听完姑娘的解释后,为她演奏她刚才弹奏的曲子,姑娘惊叹不已。李斯特微笑着鼓励她,说她也能谈得同样好。

第三次微笑是师生同台献艺大获成功,李斯特微笑着向姑娘表示祝贺。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4.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会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教学重点】

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

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学情分析】学生对钢琴之王李斯特比较陌生,对其三次微笑的不同意义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学前,要通过引导学生查阅李斯特相关资料或观看李斯特钢琴独奏的视频资料等手段,使李斯特形象在学生心中尽可能地立体化。从课文角度来讲,与《顶碗少年》有相通之处,要教育学生在别人身处困境时,给人与帮助。

【教学方法】

重视朗读,以读为本。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一题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原委,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收获。顺势导出几个重点问题,在理解了“几次微笑”之后,让学生回读全文,再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及情节的发展变化;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黄金般珍贵”的含义,把握课文意义,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020六年级上册语文《钢琴之王的微笑》教案(北京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