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 > 正文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5
:

22 范进中举

教材分析

《范进中举》是第六单元第2篇文章,节选自《儒林外史》,是一幅绝妙的讽刺画。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范进中举时的种种丑态和趋炎附势的众生相,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本课要学习对比、讽刺手法的运用,探究小说主题;赏析文中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教学目标

1.学习对比、讽刺手法的运用,探究小说主题;

2.赏析文中细节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字样组织语言,用主谓句,以主人公范进为叙述角度概括故事情节。

2)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和周边人对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试着概括一下人物形象。

3)范进发疯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分析课文题目中所流露出来的信息。

明确:人物--范进  事件--中举。

2、课文题目反映了我们古代何种现象?

明确:科举制度。

3、交流有关科举的知识。

资料助读:秀才和举人的差别有多大?

明清时期,经过县府院三级11场考试合格的童生为秀才,也称生员,俗称读书人。优秀者可以入县学府学读书,就是进学。国家政权给予一定钱粮,以支持秀才继续学习。中了秀才,见县官不跪,口称学生。一般案件不受刑。民间称为相公,可出任官员幕僚,或者当私塾先生,或者給大户人家做管家、掌柜之类的客卿。

举人,是科举制度成熟定型后最基础的士大夫集团成员。需在各省乡试通过。 举人享有不纳税不徭役的基本特权,中举后就是老爷,附近的小农小商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同时,举人可与地方官员平等交往,因为有座师同年这一票人脉资源。因此可被推荐为基层有品小官,通常是九品巡检、司库、税目、主薄一类的小官。条件好,或者老师说话硬,资源多的举人有可能当上八品的县教喻,类似于县教育局长。也具有资格开办学校,或者为高级官员当幕僚,为今后的从政发展做出预备与人脉积累。

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范进中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