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把握诗歌中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 学会抓住意象解读古诗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3、学会如何赏析一首古诗。
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情感与态度:
5、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国之思。
教学重点:目标1、2、5 。
教学难点:目标3、4 。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一起走进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的关注之中。
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然后完成:
1、从诗体上说,这是一首什么诗?(律诗,并回顾唐诗体裁特点)
2、这首诗的韵脚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