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基础上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重点) 2、指导学生学习议论文运用事实论证和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难点) 3、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懂得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点)
19谈创造性思维 1.把握本文论点,学习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了解、掌握设问句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3.理解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 学习目标 1。准确找出本文的论点。 2。认真赏析本文语言,体会设问的作用。 3。说出本文的论证方式,辨析论证方法,提高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交流检测 1。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 汲取( ) 不言而喻( ) 持之以恒( ) 2。解释下列字词。
教学课件 谈创造性思维 教学目的 1.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内涵。 2.学习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论证方法。 3.培养学生自觉的创
19* 谈创造性思维01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模式(mó) 汲取(jí) 渊博(yuān)压榨(zhà) 孜孜不倦(zī) 持之以恒(héng)根深蒂固(dì)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课文知识点复习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 2.培养创造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作者简介 罗迦‧
19* 谈创造性思维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回答问题。(出示图画和问题) 这幅图也隐含着一种生活的道理:世界是千变万化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角度不同,问题的答案也是丰富
导入新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
导入新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
谈创造新思维 罗迦·费·因格 畅所欲言:看一看:图中是什么? 从下列图形中,找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理 由:(l )答A。 因为A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