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
5 大自然的语言 【学习目标】 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激发学生对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搞物候观测。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适点引导
大自然的语言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共有五节,第二、三、四节以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鳞上的圈圈、喜马拉雅山巅的三叶虫化石为例,说明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亲切、富有童趣的文笔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的三种语言,让学生了解一些大自然的现象,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妙,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兴趣。课文的科普性较强,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是很近,许多字、词、句学生难于朗读、难于理解,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特加注意。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的: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如何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3、仿写诗歌1~3小节。
5.大自然的语言A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5 大自然的语言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品味事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筛选、概括、整合信息,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3.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走进本课,一起去听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概括要点。熟悉课文内容,了解
5 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