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四年级 > 正文

:四年级语文(上)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28
:

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

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2.明确说明对象,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3.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4.积累物候知识,培养重观察、讲实证的科学态度。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示:教师展示有关物候图片或者视频)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着紧密的关系。大自然仿佛会说话似的,会告诉我们许多有关气候的信息,使我们更好地生活、生产。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物候现象呢?它又是怎样一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共同探讨大自然的奥秘。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资料助读,了解文学、文化常识

1.人物介绍。

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物候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2.事理说明文。

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区别: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方位、类别、功能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

目标导学二:筛选信息,明确说明对象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是“物候”和“物候学”。

2.本文1—3段是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明确: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

四年级语文(上)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