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1.举例说明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重点) 2.从地理角度分析旅游景观的成因。(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黄山风景名胜区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 1.了解影响旅游者出游的主、客观因素。 2.掌握如何收集旅游信息、决定旅游目的地和选择旅游线路。(重难点) 3.理解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 阅读教材P64~P66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出游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和旅游偏好。
第三节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学案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举例描述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课标解读 1.运用资料,描述黄山、云南元阳梯田、澳大利亚大堡礁、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的位置、旅游特色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中国的一些名山、溶洞、园林以及世界的一些重要旅游景区。
3。3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导学案 编写人:霍文波 审核人:霍文波 校对人:高续艳 【学习目标】 1、 能够说出中外著名景区的景观特征,并能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2、 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 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上的重要知识点,独立完成学案上的预习案和探究案。 2。 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或写在我的疑问处,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
课堂设计 一、 目标展示 ⑴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经济过分依赖旅游业会产生哪些弊病?记忆并理解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⑵旅游业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旅游业的发展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又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理解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繁荣的关系。 ⑶旅游业对区域环境产生了哪些有利、不利的影响?理解旅游对区域环境保护和破坏的关系。 二、 预习检测
第三章 防灾与救灾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教案 课程标准 1.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中国的地质灾害 【学习目标】 1、联系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我国地震的分布和成因;结合我国人口、城市分布,理解地震灾情的空间差异。 2、联系我国地形、地质、地貌和降水特点,分析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和形成原因。 3、结合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理解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对生存发展的危害。
3。3 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通过对资料的阅读,概括、初步学会对景观特点的描述。从地理角度说明景观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与难点: 景观特点的描述和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辩证地看待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作用和负面影响。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经济过分依赖旅游业会产生哪些弊病?记忆并理解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同时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旅游业对经济的影响。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