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三只猫的细节描写,生动讲述猫的故事。 2、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抓住猫的悲剧命运,结合背景资料,深入探究文本主旨。 3、通过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尊重弱小生命的情感。
《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字形并学会运用。 2.朗读课文,归纳要点,分析三只猫的个性、命运异同。 3.通过“人眼看猫”“猫眼看人”“人眼看人”从动物视角体会作者感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内容: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范文。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十分喜爱的感情。
重点:了解作者描写动物、以小见大、对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对猫的情感,加强对自我的反思,形成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外貌、性情、来历、结局以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夜雨寄北》 教学目标: 1、参看注释,了解诗句意思,大致理解诗文所描述的情景。 2、扣词想像,深入感悟诗人当时的离愁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熟读成诵。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针对这一理念,本课以《秋词》为引勾连了一部分部编教材内与秋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希望通过引导学生尝试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品读,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与意韵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学习能力。
《太阳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基调。 (2) 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诵读,读与感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