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
苏朝凤
课标要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人与动物该如何和谐相处,该单元教学要求在阅读中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材分析:《猫》是这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郑振铎先生散文《家庭的故事》的首篇。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故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引人入胜,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愧疚和忏悔,反思自身的所作所为,形成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全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对动物比较感兴趣,但他们思想还不够成熟,分析能力不强,不能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第三只猫的前后感情的变化,没能深刻理解作者“永不养猫”的原因。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及教材、学情等情况,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并理解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2、了解作者描写动物、以小见大、对比的方法。
3、理解作者对猫的情感,加强对自我的反思,形成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其中:
重点:了解作者描写动物、以小见大、对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作者对猫的情感,加强对自我的反思,形成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法、朗读法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第一第二只猫在来历、性情、在家的地位、结局、我的心情。
(初步落实,目标1和目标2。为完成目标3和突破难点做铺垫。)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