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设计总意图】:本课是一节公式定理的新知课第一课时,曾在旧版的教材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不但在中考中体现,延伸到高中的数学教学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册教材又将曾一度删去的内容恢复,可见根系关系的重要。它为进一步解决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以及相关的数学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但本课毕竟是第一课时,让学生体会公式基本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积极印象很关键。 所以从绝大多数同学掌握的知识程度出发,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本课在(a≠0 , b2 –4ac≥0)的前提条件下设计
第7课时 21。2。4 判别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教学内容 用b2-4ac大于、等于0、小于0判别ax2+bx+c=0(a≠0)的根的情况及其运用. 教学目标 掌握b2-4ac>0,ax2+bx+c=0(a≠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反之也成立;b2-4ac=0,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反之也成立;b2-4ac<0
第8课时 21。2。3 因式分解法 教学内容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掌握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复习用配方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和探寻用更简单的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重难点关键
第6课时 21。2。2 公式法 教学内容 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利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5课时 21。2。1 配方法(2) 教学内容 给出配方法的概念,然后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 了解配方法的概念,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解题方法,给出配方法的概念,然后运用配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第4课时 22。2。1 配方法(1) 教学内容 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通过复习可直接化成x2=p(p≥0)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入不能直接化成上面两种形式的解题步骤. 重难点关键
第3课时 21。2。1 配方法 教学内容 运用直接开平方法,即根据平方根的意义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第2课时 21.1 一元二次 教学内容 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2.根据题意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教学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 21.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及有关概念. 教学目标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ax2+bx+c=0(a≠0)及其派生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题目.
课题 25。1 随机事件 课型新知课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数学思考目标: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 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3。解决问题目标: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