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伴性遗传 课标要求 (一)、能力要求 1、通过萨顿假说,使学生领会科学家实验设计的科学思路,遵循的实验设计原则和采用的一些科学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 2、要求学生具有运用遗传图解,能理解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以及性染色体上的某些致病基因的伴性遗传情况的能力; 3、学生能读懂图解分析,并能自己进行遗传分析训练,在分析训练中理解性别决定方式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课标要求 1 能力要求:理解中心法则并能绘制图解 2 内容要求: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知识网络体系 重要考点归纳 1 中心法则的含义:中心法则标明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遗传信息还可以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 2 DN
第三单元 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标要求 (一)、能力要求 1、从生殖过程、染色体化学组成以及遗传物质存在部位划分来分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通过介绍分子遗传学的有关实验,使学生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科学结论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要求 1、使学生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以及从该实验得出的结论。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的复制 课标要求 (一)、能力要求 1、通过对有关遗传实验的介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介绍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了解现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强化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 3、使学生理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掌握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问题的方法。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2 腐乳的制作 一、【课题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说明腐乳制作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学习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学习目标 1.说明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与场所,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2.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学习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酶的特性。 2.理解和掌握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的设计思路。
酶的作用和本质 学习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