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一 > 正文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内容是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的延续,围绕着“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展开,但其根本落脚点是要揭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实质。而其中不断贯穿着减数分裂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有关知识,及时有效的帮学生复习巩固了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最终得到“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为后面的章节研究“基因的本质”做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了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提出有遗传因子(基因)的存在,此时学生的心中会有一些疑问:遗传因子(基因)是什么?遗传因子(基因)在哪里?接着在第2章的第1节又学习了减数分裂,知道了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对于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所用到的假说—演绎法,此时再次提出起到了有效巩固知识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应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情感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化解释
2.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1.教法指导:
本节虽然没有涉及到真正的实验探究过程,但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具有比较完整的逻辑思路。教材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类比推理法,还通过摩尔根果蝇实验再现了其科学探究的历程,所以对学生来说也是较好的科学史的教学资料,从遗传因子的提出到萨顿假说,摩尔根实验最后应用结论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实质,这个对基因探索历程的教学可以使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再现的科学情境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下一篇: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