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六年级 > 正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教学设计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教学设计

一、教学建议:

《浪淘沙》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主题课文,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一样,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着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形象化。在王之涣、李白之外,另辟一条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全诗立意新颖,思想深刻,明快清新。表现了诗人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经过多方面的搜集资源与比较,我最终选用了网络资源。网络资源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都是一线教师所制作发布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当然,资源的种类也很多,也可以根据教师的授课思路选择更富创新的资源。

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发源地 ——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唱。对这首诗,学生喜欢读,但对于黄河大浪淘沙之势并没有亲眼目睹,对相关知识不了解,尤其对黄河的源远、势猛缺乏了解认识。所以,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关于黄河古往今来的相关资料,(有文字的、有图片的……)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为新课的引入做有必要的知识铺垫。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后拓展,我向学生展示了几句从网上搜集来的赞美黄河的诗句,升华主题。课后延伸,作业让学生继续搜集资料,举办一次“黄河、伟大的母亲”手抄报。

在收集资料时,老师也能加入到收集资料的行列中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可更好地调动学生收集资料的积极性,这样既填补了课堂的空白,又能增加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

二、教学案例:

1、教学背景分析:

古诗《浪淘沙》作者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772

六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教学设计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浪淘沙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