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比读,体会文言文语言特点;(文白对比、文言文之间对比)
2.学习查注释、看插图、组词语等方法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讲故事,通过古今对话、百家小讲台等活动反馈学习效果;
3.借助与《破瓮救友》及《孔融让梨》《道边李苦》的比较体会古时候孩子的聪明、礼貌、机智。
一、整体比读,感悟特点
1.整体回顾,揭示本课是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板书)。朗读过程中做到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和节奏。
2.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进行比较,初步感受文言文最大的特点——简单!简洁。明确本节课目标,学习一些小方法,帮助理解故事内容。
二、问题探究,互动点拨
1.尝试理解第一句:
①指名读。
②同桌交流,有什么好方法能帮助我们理解。如书中有注释的是“庭”,“瓮”两个字。
③指名说。
④教师小结:组词语 查注释 看插图 都是帮助我们了解的好方法。
⑤完整的说一说主要讲了什么,即把关键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就行了。
⑥活动1: “古今对话”同桌一名同学读文言文,另一名同学说一说它的意思。古今对话,双方互评。
⑦同桌展示。
⑧教师引导师生对话。
2.尝试理解第二句:
①情况十分危急,接下来群儿表现如何?一起来看第二句。
②学生理解众皆弃去。众人(组词语)、皆:都(看注释)弃去(放弃、逃走)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④找一找司马光是怎么救人的?用Δ勾出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持、击)
⑤引导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⑥最后结果怎样?水迸,儿得活。(迸:涌出)从中我们看出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聪明!急中生智的孩子。
⑦我们再完整地读一读、讲一讲故事。
⑧引导学生比读完整版《破瓮救友》体会司马光从小好学聪明。
三、同题拓展、比读提升
1.引导学生比读《孔融让梨》、《道边李苦》两篇文言文,体会古时候同样聪明懂事孩子的故
事,同时再次感受文言文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