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 > 正文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学反思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学反思


  《失街亭》是中学语文教材的名篇,教法多种多样,而作为一堂小说鉴赏课,主要是要求学生以小说文本为立足点,通过对语言的品味,理解人物形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堂课主要抓住马谡的三笑和诸葛亮的三哭来分析,通过课堂阅读和师生讨论,让学生与小说文本亲密接触,认真品味了小说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辩证分析,理解掌握了马谡和诸葛亮立体丰富的小说形象。


  新课程目标要求以学论教,教与学并行,并且重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感受,包括与教师的互动,与同伴合作、自主学习、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观察、创作的过程等等。欣赏小说是读者自己的事情,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欣赏能力,主要靠学生自己在阅读实践中习得,老师不能生硬地贴上标签,只能起引导并适时归纳的作用。本文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主要是在学生认真阅读、充分讨论、自主评价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脑活起来、嘴动起来、心乐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的语言味、意境美、文化情。教师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和课外延伸拓展,如讨论失街亭,谁之过、马谡是否一无是处、如何全面看待诸葛亮这一三国人物等问题,在培养学生感受、分析、思考、评判能力的同时,把教学知识、培养能力和看人处事结合了起来,加深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体会课文独特的情感时产生了心灵的震撼,使学生学会惋惜、愤怒、感伤和赞叹,学会辩证地看人待物,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学生的写文论人思想,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价值观,丰富了学生的生存智慧。


  本堂课设计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讨热情,课堂气氛较活跃,使学生较好地分析掌握了人物形象。教师能适时引导小结,在学生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理性认知,基本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标。


  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情况有些高估,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细节的注重还不够,课堂时间安排较紧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准确立足学生的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想学,学好,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高二语文下册《失街亭》教学反思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标签: 失街亭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