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反思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中第二课。这个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因此,执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我首先看成一篇随笔散文,同时也看成一篇议论文。因为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我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思考。
一、上本堂课的基本步骤:
㈠导入:引一段话导出话题“父母之爱”→围绕话题,学生自由发言(诗词、文章、歌曲等皆可)→引出并朗读一位英国心理学女博士关于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话语,再导入本文。
㈡明确教学流程: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知识积累、自主合作。 3、文本探究、互动点拨。 4、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5、教师寄语 课堂小结。
㈢知识积累,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小组间交流学案)1、作家作品:弗罗姆与《爱的艺术》,挑选优秀句子朗读。 2、语基巩固:对文中重要句子、词语设置填空题,考察词语释义及运用。
㈣挖掘文本,探究学习。文本探究,互动点拨:筛选组合信息,问题式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解题:爱(父爱、母爱、孩子的爱)(附:板书) 2.整体感知,理清文脉。问题探究:1.母爱与父爱的性质,优点与缺点各是什么? 2.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有什么特征?(附:板书) 3.“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如何理解这两种爱? 4.思考:人如何完成自我成熟的一生?
㈤拓展延伸、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生活点滴,感动瞬间。 ⑴观看:一组教师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一组学生及其家人的照片。⑵师生交流,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教师对学生发言略作点评2.思考如何发现爱、感受爱、实践爱,让爱充满人生。巩固练习:仿句练习(指导仿句仿写审题及方法)请仿照句式写两句话,表达对母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