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思路和结构。
2.学习运用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
1.归纳文言字词和句式。
2.感悟文章主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陶渊明的诗歌《饮酒》(种豆南山下),配乐让学生朗读。朗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生1: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追求。
生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愿望的矢志不渝。
老师总结:陶渊明的一生志趣高洁,亦官亦隐,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世人称颂他为“靖节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继续探究他的内心和理想。
二、检查预习效果
1.阅读课文注释及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陶渊明又名陶潜,自号五柳先生,东晋伟大的文学家。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小米折腰”。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豁然(huò) 俨然(yǎn) 阡陌(mò) 髫(tiáo)
骥(jì) 邑(yì) 诣(yì)
3.解释加点词。
(1)捕鱼为业: 作为
(2)缘溪行: 沿着
(3)渔人甚异之: 感到……奇异
(4)复前行: 向前,名词做状语
(5)欲穷其林: 走完,穷尽
(6)便得一山: 看见
(7)才通人: 仅仅
(8)桑竹之属: 类
(9)具答之: 详细
(10)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
(11)延至其家: 请
(12)此中人语云: 告诉
(13)俨然: 整齐的样子
(14)既出: 已经
(15)便扶向路: 旧的、原来的
(16)处处志之: 做标记
(17)及郡下: 到了
(18)遣人随其往: 派
(19)欣然规往: 计划
(20)寻病终: 随即,不久
4.整体感知,填写下表。
由上表得出文章的线索:以渔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