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 > 正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字,会写3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异”字,上下结构,上边的部分是巳不是已和己。正确读写“茱萸、佳节”词语。注意“异”字与“导”字区别。
  2.背诵课文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抒发情感,导入课题
  1.板书“佳节”(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
  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课件展示))知道重阳节吗?它是哪一天?(九月九日(课件出示))
  是啊,过节时我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可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头像)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展示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大家知道这句诗出自那里吗?(对,它就是出自我国著名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请打开课本。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是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
  2.指名读,正音。
  3.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
  4.我们刚刚说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那么它在古时候又有什么习俗?(课件出示:说起重阳节,它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阴历九月九日,都要佩带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又有了重阳节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了。课件出示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有浓烈香味,茎可入药。据说重阳节这天佩带茱萸,可以避邪、消灾。)像在端午节这天,大人们都要在自家的大门口插上一种避邪、消灾的植物一样。见过吗?
  【设计意图:重阳节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但是通过课件提示这个环节,学生们就很容易了解重阳节的习俗文化。】
  5.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想想,题目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