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二 > 正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01
: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归去来兮辞 并序》是陶渊明归隐之初的一篇述志的作品,细致地描绘了他对人生认识的转变过程以及回归田园的喜悦心情,集中地表达了陶渊明对黑暗官场的不满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了归隐的决心,抒发了“乐天安命”的思想情怀。

本文包括“辞”和“序”两部分。序文集中地叙述了作者就职彭泽和辞官归田的原因。作者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出任彭泽县令,由于身处官场,与其“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格格不入,而“深愧平生之志”。拟等庄稼成熟再“敛裳宵逝”,适逢妹丧,“情在骏奔”,于是在官仅八十余日即自免去职。主体部分“辞”,抒写了作者辞官隐居的志愿和归田园后的心情感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1段,写辞官归隐的决心。第二层为第2、3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第三层为第4段,抒发了作者“乐天安命”的人生感悟。总之,本文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宣言书。

在写法上,作者善于运用平淡质朴的语言来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情韵悠长,淡远潇洒,寄托了他的追求和节操。李格非指出:“《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正道出了本文天然淳朴的特点。无怪乎欧阳修推赏说:“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

教学重点  1.“行”“引”“乘”“策”“审”“委”“怀”“而”“以”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质疑和答疑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理解“赋”的语言特征,对于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景物描写中寄寓的作者的情怀;

3.正确理解陶渊明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乐天安命”思想和隐居的生活态度。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录音机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能归纳“行”“引”“乘”“策”“审”“委”“怀”“而”“以”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的句式;

3.背诵全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下一篇: 《哦,香雪》教学设计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