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记住并能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过程
方法
通过元素周期表,学会分类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元素符号的学习,初步形成“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教学难点】对元素符号含义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述】(投影教材P61图3-19)一个不懂汉语的外国学生走进了我们的实验室,看着试剂瓶上的标签上,一脸茫然——因为他一个字也不认识。同样我们走进外国的实验室,也难以认识试剂瓶标签上的文字。
历史上,道尔顿曾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但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故未能被广泛采用。
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采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就出现了“元素符号”。
倾听
倾听,理解为什么道尔顿的符号不能被广泛使用。
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认识体会学习元素符号的必要性。
环节二、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元素符号的含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