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社会情感,促进儿童个性协调发展,促进教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等,在各方面都拥有较显著的优势,它突破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束缚,为最大限度的发展人的主动性,提供更为可能的条件。今天,小组合作学习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因此,及时、恰当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对于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真正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呢?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我谈以下几点:
一、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有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合作的目的和步骤,然后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缓冲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再进行讨论、交流,这样才会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火花”的出现,才能真正起到合作的目的。例如:人教实验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 “按不同标准分类”一课时,在学生分铅笔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四人一组,先独立思考,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按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将自己的分类标准、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时说说小组里共有几种分法,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由于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了一会儿,再让他们交流、讨论,学生在讨论时也知道说些什么,汇报时也井井有条了。学生们明白了:由于物体具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所以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