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一中高三物理同步测试(十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14.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示意图,上部是一个球形容器,里面有一定量的空气,下部是一根细管,细管插入带色液体中,制作时先给球形容器微微加热,跑出一些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插入液体时,带色液体能上升到管中某一高度,测量时上部的球形容器与被测物质接触。已知外界大气压为P,并保持不变,所测量温度为t1时,管内液面在a位置,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Ek1,气体压强为P1,管内气体内能为E1;所测量温度为t2时管内液面上升到b位置,其他三个量分别为Ek2、P2、E2。由此可知( )
A.t1<t2 B.P1>P2
C.Ek1<Ek2 D.E1>E2
15.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D.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16.如图,悬挂在O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到达悬点O的正下方并与A在同一水平线上,A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的电量分别为q1和q2, θ分别为30°和45°,则q2/q1为( )
A.2 B.3
C.2 D.3
17.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t时刻的图象,已知波速为0。2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经过0。5s,质点a、b、c通过的路程均为75cm
B.从t时刻起质点a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则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图示时刻质点a、b、c所受的回复力大小之比为2∶1∶3
D.振源的振动频率为2。5Hz
18.设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则在下列哪个电场中,只要给电子一个适当的初速度它就能始终沿一条电场线运动;而给电子另一个适当的初速度它就能始终沿某个等势面运动( )
A.匀强电场 B.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C.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D.以上都不可能
19.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300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一带电 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由斜面底端的A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仍为v0,则( )
A.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
B.A、B两点的电势差一定为
C.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场强的最大值一定是mg/q
D.若该电场是AB边中垂线上某点的点电荷Q产生的,则Q一定是正电荷
20.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金属板,A极板与静电计的金属小球相连,静电计的外壳和B极板都接地,将它们水平放置。当A板带上一定量电荷后,静电计指针偏转一定角度,如图所示(静电放金属小球及金属杆、指针等所带的电量与金属板A所带的电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在A、B板间有一电荷量为q的油滴静止在P点,(油滴所带电荷量很少,它对A、B板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A极板不动,将B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保持不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B.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保持不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C.A极板不动,将B极板向右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向上运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
D.B极板不动,将A极板向右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q向下运动,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21.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中,将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带电小球沿与竖直方向成角做直线运动.关于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和机械能W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sin<,则一定减少,W一定增加
B.若sin=,则、W一定不变
C.若sin>,则一定增加,W一定减小
D.若tan=,则可能增加,W一定增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22.(17分)
Ⅰ.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不需要用天平测出下落重锤的质量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均在4—6V交流电压下正常工作,当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C.“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中,对秒表读数时漏掉了小刻度盘上半分针的读数,将导致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D.“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在白纸上记下重锤线所指的位置O后,不小心将白纸和复写纸同时向右移动了少许,继续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落点的平均位置A、B、C(如图),白纸的移动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Ⅱ.在“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给出的器材为:木板N、白纸、复写纸、导电纸各一张,电动势为12V内阻不计的电源E,用作电极的金属柱状结点A和圆环状金属圈B各一个(放置在导电纸上并能够与导电纸接触良好),滑线变阻器R,量程为6V内阻很大的直流电压表,开关K一个,如图所示。现在要用这些仪器模拟描绘,独立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等势线的分布情况。
①请在现有的图中连线,画出该实验电路的完整原理图。
②本实验中,在木板的上方,三种纸张自下而上的摆放顺序是( )
A。.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B.导电纸、白纸、复写纸 C.复写纸、白纸、导电纸
③下面是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将所缺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方。
a.接好实际的实验电路。
b.调整滑动变阻器,使滑动头靠近_____________(填C或D)。
c.合上电键K,并将探针P和A相接触,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为5V左右的确定值。
d.用探针压印的方法把A、B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画一线段连接AB两极,在连线上选取相邻的点间的电势差相等的4个点作为基准点,用探针把它们的位置压印在白纸上。
e.将探针与某一基准点相接触,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1,移动探针,若探针触到某一点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探针把这一点位置也压印在白纸上。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此基准点的其它若干等势点。
f.重复步骤e,找出其它3个基准点对应的若干等势点。
g.取出白纸画出这4个基准点所各自对应的等势线。
④在理想情况下本实验所画出的等势线形状应该为_____________。
A.疏密均匀的同心圆 B.疏密不均匀的同心圆
C.疏密均匀的平行线 D.疏密不均匀的平行线
23.(16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8m粗糙的水平面在B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光滑的斜面BC连接,一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0=3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小滑块恰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AB间的距离s=5m,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3)若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1=5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小滑块将做什么运动?并求出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取g=10m/s2)。
23.(1)
(2)
(3)
24.(19分)如图所示,真空中水平放置的两个相同极板Y和Y长为L,相距d,足够大的竖直屏与两板右侧相距b.在两板间加上可调偏转电压U,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从两板左侧中点A以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射入电场且能穿出.
(1)证明粒子飞出电场后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两板间的中心O点;
(2)求两板间所加偏转电压U的范围;
(3)求粒子可能到达屏上区域的长度.
24.解:(1)
(2)
(3)
25.(20分)如图所示,挡板P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上,小物块A和B大小可忽略,它们分别带有+qA和+qB的电荷量,质量分别为mA和mB。两物块由绝缘的轻弹簧相连,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B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整个装置处于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A、B开始时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及A、B间的库仑力,A、B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不会碰到滑轮。
(1)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C并由静止释放,可使物块A恰好能离开挡板P,求物块C下落的最大距离;
(2)若C的质量改为2m,则当A刚离开挡板P时,B的速度多大?
25.解:(1)
(2)
参考答案
14.BD 15.D 16.C 17.CD 18.B 19.B 20.BC 21.ACD
22.Ⅰ.AC
Ⅱ.①如图:
………………(3分)
②A………………………………(2分)
③D;电压表的指针仍在处…………………………(2分)
④B……………………………………………………(2分)
23.解:(1)小滑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恰为零,设小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g=ma ①
由运动学公式得 ②
解得 ③(1分)
(2)小滑块运动到B点 t1==3。3s ④
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t2= ⑤
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 t=t1+t2=4。1s
⑥
(3)若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1=5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由 得vB=4m/s
小滑块将做平抛运动。 (1分)
假设小滑块不会落到斜面上,则经过,由于水平运动的位移x=vBt3=1。67m>=1。36m所以假设正确。
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s ⑨
24.解:(1)设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离开偏转电场时偏转距离为y,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vy,偏转角为θ,其反向延长线通过O点,O点与板右端的水平距离为x,则有
y= ①(1分)
②(1分)
(1分)
(1分)
联立可得 (1分)
即粒子飞出电场后的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两板间的中心.
(2)
③(1分)
④
由①②③④式解得 (1分)
当时, (1分)
则两板间所加电压的范围 (1分)
(3)当时,粒子在屏上侧向偏移的距离最大(设为y0),则
(2分)
而 (1分)
解得
则粒子可能到达屏上区域的长度为 (1分)
25.(1)开始平衡时有: ①
(3分)
当A刚离开档板时: ② (3分)
故C下落的最大距离为: ③
(2分)
由①~③式可解得 ④
(2分)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下落h过程中,C重力势能的的减少量等于B的电势能的增量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系统动能的增量之和
当C的质量为m时:
⑤
(3分)
当C的质量为2m时: ⑥ (3分)
由④~⑥式可解得A刚离开P时B的速度为: ⑦(3分)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