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下册 > 同步练习 > 正文

:孝感一中高三物理同步测试2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8
:

孝感一中高三物理同步测试(二)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比较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的是

2.物体从A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B。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同。

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D。 时间一定相同。

3.甲、乙两汽车均以20m/s的速度在公路上沿同方向正常行驶,乙车因遇到突发事件需紧急停车,其停车时的加速度为10m/s2,停下1分钟后,又以5m/s2的加速度启动到正常行驶速度,则乙车因停车而延误的时间和因停车而落后甲车的距离是

A.60s  1200m  B.63s  1260m

C.66s  1320m   D.66s  1200m

4.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一直线行驶。各车均由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欲使辆汽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距离均为,则各辆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不计汽车长度)

A.     B.       C.       D.

5.(07年北京)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10-3s    B、10-6s

C、10-9s    D、10-12s

6.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 、T2和H,可求得g等于

A.    B.

C.    D.

7.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小的(即上粗下细),设水龙头出口处半径为1cm,安装在离接水盆75cm高处,如果测得水在出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m/s,g=10m/s2,则水流柱落到盆中的半径

A.1cm    B.0。75cm   C.0。5cm   D.0。25cm

8.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v1+v2)/2

9.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装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Txjy

10.如图所示,在水平的光滑平板上的O点固定一根长为l0的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在弹簧的自由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质点)。若弹簧始终处在弹性范围内,不计空气阻力,今将平板以O为转轴逆时针缓慢转动,直至平板变为竖直状态,则在此过程中

A.球的高度不断增大

B.若弹簧的原长l0一定,则球的质量足够大时,总可以使球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C.若球的质量m一定,则弹簧的原长l0足够小时,总能使球的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D.球的高度变化情况仅与球的质量m有关,而与弹簧的原长l0无关。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6分)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平板、小车等器材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下图是学生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装置图。该装置图中有3处明显错误,它们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分)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是OA=5。19cm AB=4。40cm BC=3。59cm  CD=2。80cm

DE=2。01cm EF=1。21cm。则小球在位置B时的速度大小vB=  ______ 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8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在做“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①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填字母)

②纸带A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是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地区的

地形可能为

(填“高山”或“盆地”)。

三、本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14.(8分)求证: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不允许用图象法证明.证明过程中用到的物理量如果用字母表示,必须先行设定)

15.(10分)最近某报报道徐州到南京的省道上,有一辆汽车和自行车追尾相撞事件,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汽车正以v0=36km/h速度向前行使,司机发现正前方60m处有一以v=14。4km/h的速度与汽车同方向匀速行驶的自行车,司机以a=0。25m/s2的加速度开始刹车,经过40s停下;请你判断一下停下前是否发生车祸?此新闻是真是假。某同学解法如下:

解:在40s内汽车前进的位移为:………①

40s内自行车前进的位移: …………  ②

两车发生车祸的条件是S1  > S2+ 60m

由①②得出S1 — S2 = 40m< 60m>

所以该同学从中得出不可能发生车祸。由此判断此新闻是假的。你认为该同学判断是否正确,请分析之。

16.(12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遂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7.(15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cos37°=0。8)(10分)

(1)绳上张力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18.(15分)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

⑴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

⑵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种飞机仍能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身长至少应为多长?

⑶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160m,为使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为多少?

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B 6.A 7.C 8.A 9.B 10.BC

11.①细线与木板不平行

②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

③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距离太远

12.0。40(3分) 0。80(3分)

13.(1)①C; ② 3。47; ③ 9。00;高山

14.设物体在上述两个T内的总位移为s,则

(4分)

物体在这两个T内的平均速度为

(4分)

vT即为2T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15.在汽车运动的过程中,汽车速度减小到4m/s之前,汽车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汽车速度减小到4m/s之后,它们的距离不断增大,所以当汽车速度为4m/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小。(2分)

汽车速度减小到4m/s所需的时间 (2分)

这段时间内,汽车、自行车行驶的距离

汽车: (2分)  自行车:s2=vt=96m(2分)

由此可知:S1 — S2

= 72m > 60m

可见车祸在汽车的速度减小到4m/s之前就已经发生了。(2分)

16.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1,声速为v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L。

由题意: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应有:  ①(2分)

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距离悬崖的距离…………………②(2分)

同理:  即:…… …………③(3分)

由①③两式可得: (m/s)

……………………………… ……④(3分)

v1=24。3m/s=87。5km/h,小于120km/h,故客车未超速。………………… ………(2分)

17.T=100N

F=200N

18.设经弹射系统帮助起飞时初速度为V0

由公式可知    (3分)

不装弹射系统时,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公式可知:该舰身长至少应为

(3分)

⑶由于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匀速航行,设速度为v1,在飞机起跑过程     中的位移为x1。则:x1=v1·t

(1分)

在飞机起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V1的匀加速运动,设位移为x2。

由公式可知:

(1分)

运动的时间为,所以,

(2分)

由位移关系可知:L=

x2-x1  即:,

(2分)

代入数据可得:v1=10m/s或v1=90m/s(舍去)

可见: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至少10m/s

(1分)

孝感一中高三物理同步测试2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上一篇: 孝感一中高三物理同步测试1
下一篇: 孝感一中高三物理同步测试5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