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物理 > 高三下册 > 同步练习 > 正文

:2020届孝感一中高三物理同步测试十一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5-28
:

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

2.华盛顿号航空母舰, 载重102000T,动力装置是2座A4W核反应堆,用4台蒸汽轮机推进,其功率可达2。09×105kw。设想如能创造一理想的没有摩擦的环境,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拖这样一艘航空母舰,则从理论上可以说                 (  )

A.航空母舰惯性太大,所以完全无法拖动。

B.一旦施力于航空母舰,航空母舰立即产生一个加速度。

C.由于航空母舰惯性很大,施力于航空母舰后,要经过一段很长时间后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加速度。

D.由于航空母舰惯性很大,施力于航空母舰后,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才会产生一个明显的速度。

3.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中点,两端P、Q同时开始上下振动,一小段时间后产生的波形如图,对于其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两列波将同时到达中点M

B.两列波的波速之比为l∶2

C.中点M的振动是加强的

D.M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

4.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由平均分布在三个轨道平面上的30颗轨道卫星构成,每个轨道平面 10颗卫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现假设“伽利略”系统中每颗卫星均围绕地心O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一个轨道平面上某时刻10颗卫星所在位置如图所示。相邻卫星之间的距离相等,卫星1和卫星3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位置,卫 星均按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

A.这10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R2g/r2

B.要使卫星1追上并靠近卫星2,通过向后喷气即可实现

C.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零

D.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B所需要的时间为

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木板上放有两个物体A、B,质量mA>mB,A、B间有一小段距离。现物体A和B随木板一起匀速运动,某时刻木板突然停止运动,结果发现物体A和B始终不会发生碰撞,木板足够长。A和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关系有①,②,③,其中能满足题意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6.一质点在xoy平面内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质点在x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y方向上先作加速运动后作减速运动

B.若质点在x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y方向上先作减速运动后作加速运动

C.若质点在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x方向上先作加速运动后作减速运动

D.若质点在y方向始终匀速运动,则在x方向上先作减速运动后作加速运动

7.为了探究能量转化和守恒,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如图所示。让该装置从不太陡的斜面上A处滚下,到斜面上B处停下,发现橡皮筋被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B处自动滚了上去。下列关于该装置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从A处滚到B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从A处滚到B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从B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从B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8.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竖直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B相连,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物块B位于P处,如图所示。另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C,从Q处自由下落,与B相碰撞后,立即具有相同的速度,然后B、C一起运动,将弹簧进一步压缩后,物块B、C被反弹.下列几个结论正确的是   (  )

A.B、C反弹过程中,在P处物块C与B相分离

B.B、C反弹过程中,在P处物块C与B不分离

C.C可能回到Q处

D.C不可能回到Q处

9.以下是一些有关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正确的序号)

A.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应该先释放小车,让其运动稳定后,再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C.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如果摆长测量无误,但测得的g值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

D.在“验证机械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物体(重锤)的质量。

E.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入射小球的质量应该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F.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每次应使小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自由滚

10.某兴趣小组为了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功率,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5kg

(2) 接通电动小车的电源,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从位移传感器处(O点)开始远离传感器,小车在接通电源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恒定不变;

(3)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接通位移传感器,测量小车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每隔0。04s用位移传感器测量小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一次,小车与位移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分别是OA、OB、OC……

(4)使小车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停止运动后再切断传感器的电源,(在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f恒定不变),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OA

OB

OC

OD

OE

OF

OG

OH

OI

OJ

OK

cm

76。08

81。00

87。00

93。00

99。00

104。78

110。3

115。50

120。38

124。94

129。18

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m/s;

(2)电动小车减速时的加速大小_________m/s2

(3)小车所受的恒定阻力为_________N;

(4)该电动小车的功率为_________W;

(5)接通位移传感器之前,小车已经运动了_________s。

11.一根弹性绳沿x轴放置,左端在原点O,用手握住绳的左端使其沿y轴方向开始做周期为2s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求:

⑴若从波传到在x=1处的质点M时开始计时,如图所示,那么经过多长时间,x=4处的质点N第一次到达波谷?在图中画出此时弹性绳上的波形;

⑵若从波传到在x=4处的质点N时开始计时,画出质点N的振动图象(至少画出两个周期的振动图象)。

11.一轻绳一端连接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整个装置处于真空室内.开始时小球静止在最低点,一方向水平的冲量I1在极短时间内作用到小球上,使小球在竖直面内来回摆动,如图示中①.此后,当小球某一次摆动到最高点时,又有另一跟冲量I1垂直的水平冲量I2在极短时间内作用到小球上,此后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中②,而且绳子的拉力大小与前面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绳子拉力的最大值相等.求冲量I1和冲量I2大小的比值.

12.如图所示,一个带有1/4圆弧的粗糙滑板A,总质量为mA=3kg,其圆弧部分与水平部分相切于P,水平部分PQ长为L=3。75m.开始时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B=2kg的小木块B从滑板A的右端以水平初速度v0=5m/s滑上A,小木块B与滑板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5,小木块B滑到滑板A的左端并沿着圆弧部分上滑一段弧长后返回最终停止在滑板A上。

(1)求A、B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

(2)若B最终停在A的水平部分上的R点,P、R相距1m,求B在圆弧上运动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

(3)若圆弧部分光滑,且除v0不确定外其他条件不变,讨论小木块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在某段时间里相对地面向右运动?如不可能,说明理由;如可能,试求出B既能向右滑动、又不滑离木板A的v0取值范围。

(取g=10m/s2,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参考答案

1.CD 2.BD 3.AD 4.BD 5.B 6.BC 7.D 8.BD

9.BCE

10. 1。5m/s    2 _m/s2    1N     1。5W     0。875s

11. ⑴m/s    s

11.设小球质量为m,绳子长度为l,最大摆角为θ.在第一过程中

①(1分)

小球摆动过程机械能守恒

②(2分)

小球在最低点时绳子拉力最大

③(3分)

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速度大小为v2. ④(1分)

设绳子拉力为F,则

⑤(3分)

小球的向心力

⑥(3分)

圆周半径

⑦(1分)

联立以上各式并将代入可解得

⑧(2分)

12.(1)小木块B从开始运动直到A、B相对静止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有

解得 =2 m/s

(2)B在A的圆弧部分的运动过程中,它们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Q1,B在A的水平部分往返的运动过程中,它们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内能为Q2,由能量关系得到

(3)设小木块B下滑到P点时速度为vB,同时A的速度为vA,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可以得到

得,令

,化简后为

若要求B最终不滑离A,由能量关系必有

化简得

故B既能对地向右滑动,又不滑离A的条件为

即 ( )

2020届孝感一中高三物理同步测试十一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rar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