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我来做小船
第7课《我的小船》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船》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和水果等作为活动材料,要求学生对活动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尝试动手制作一艘可以在水中能浮起来的小船。同时,通过简单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达成课程标准中“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用橡皮泥做小船”,主要是通过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小船的形状,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想法,最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橡皮泥在水中能浮起来。活动2“我的水果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保持水果外形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把水果的内部挖空,改变水果重量,使水果在水中能浮起来。两个活动都围绕一个“做小船”的主题,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另一节应用课。在上一节应用课中,学生经历了让浮起来的竹筷子在加工后,变成能承载重物的小竹筏的实践活动。在这一节课里,学生能使用的材料是会沉的橡皮泥和水果。这些材料能否经过简单的加工也能浮起来呢?因此,就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的活动,帮助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模仿生活中小船的形状,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制作任务,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分组进行思维活动,尝试确定任务完成的计划;
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做小船”的乐趣,能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