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数学教案 > 三年级 > 正文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美丽的校园23认识图形的周长教材解读(浙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6-24
:

《认识图形的周长》教材解读

本课认识图形的周长,要求理解图形周长的意义,知道周长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做与说

一是描出规则图形与不规则图形的边线,让学生在描的过程中,通过外显的动作,初步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即以边线上的一点为起点,绕边线一圈,重新回到这个点所经过的路线就是图形的周长。

二是画一些封闭的图形,画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通过画或描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含义。进一步,概括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是测量简单物体的周长。

(1)通过摸课桌桌面的周长,引导学生把对周长的理解用显化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是对周长概念的初步运用。

(2)量树干的周长是灵活地运用了周长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以上几个层次的活动,学生逐步建立起周长的概念。教学时,要重视让学生经历活动过程,积累操作的经验。

练与用

第1题,相互合作,分别量一量头围、胸围、腰围等,并填人表格。可以引导学生先独立尝试,再交流测量的方法。

第2题,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两个图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别说出哪个图形周长长,理由是什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四个图形,分别找出周长相等的图形。

A(l)<A(2),B(1)>B(2),A(l)=B(2),A(2)=B(l)。

第3题,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周长就是三角形三条边长相加的总和,进一步让学生尝试测量并计算。由于三角形有三边相等或两边相等的特征,所以学生可以测量一条边或两条边,再通过计算得出周长。从直接测量到根据图形的特点计算周长,是一个重要的跨越,可以为后继学习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积累重要的经验。

第4题,在两维空间内判断距离。学生必须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思考才能作出判断。路线②是从A到B最远的一条路线,但它的两端与路线①重叠,视觉上最突出的是中间部分。而路线①的两端虽然和路线②重叠,但感觉上是从A延续到B的,而且是阶梯式的曲折线。学生在比较①和②这两条路线时,错误地把“曲折线”与“路线长”联系起来,容易把路线①看作是最远的一条路线。路线③是最近的一条路线,比较容易判断。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美丽的校园23认识图形的周长教材解读(浙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