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4)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5)关注日常生活中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过程与方法】
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坚持做到“三要”和“四不要”。
(2)有自觉关爱盲人、聋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3)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难点: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3)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学生回答:跑回家、找地方躲起来等。
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
学生回答: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生活经验等。
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的?
学生回答:眼睛、耳朵、大脑、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