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2
一、选择题
1.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3级和4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C。 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D.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3.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图中②+③+④+兔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应与①相等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4.(原创题)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的结构模式
图。则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有甲、戊
C.辛从食物链甲→丙→丁→辛中获得的能量最少
D.若在食物链甲→丙→乙→丁→辛中,总能量为G,传递效率为10%,辛所获得的能量只有G/10 000
5.四川地震造成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
B.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相关文章: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