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其他教案 > 小学科学 > 正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12-02
:

3 压缩空气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两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认识到空气和石块、水等一般的物体一样,能占据空间。在此认知基础上,本课以及此后的学习内容要对空气的物质属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科学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空气当然也不例外。本课希望学生仔细观察有关空气压缩和扩张的现象,然后让学生试探性地从微粒的角度对现象进行解释。

聚焦环节通过提出对比问题,让学生迅速把问题聚焦到后面要关注的核心概念上,特别是本课需要关注的问题——空气的压缩。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比较得出空气可以被压缩和拉伸,而水不能,并且发现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这一特征。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装有水的注射器,活塞不能被拉动,而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活塞很容易向下压和向上拉,并且被拉动的活塞在手松开以后,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认识到可以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因此很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拓展活动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利用本课学过的知识进行应用。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水单元以后,学生对水的特征已经有所了解。在本课所用到的材料中,对于像塑料袋这样的容器学生比较熟悉,知道装有空气的塑料袋手指按一按,塑料袋会挤压变形,但是对于像注射器这样的硬质容器,学生不太接触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会产生弹力。

科学探究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会使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2、学生通过使用学习单,会运用绘画等形式记录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2、学生通过比较其他人的数据,体会多次实验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x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