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考试试题 > 中学历史 > 高一下册 > 期末试题 > 正文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3-27
:牡一中2018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1题,满分82分)
1.《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 五谷六畜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铁犁牛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以及在庐舍周边种植日常所需瓜果蔬菜,饲养家畜家禽,可见其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选项B正确;五谷六畜属于现象描述,即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结合,恰恰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征,选项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农业种植过程以及农田管理,也未涉及农业耕作方式,因此无法得出精耕细作和铁犁牛耕的特征,选项C、D排除。

2.商周时期,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D.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从根本上促进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产生,故D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推动小农经济形成,是政策性原因,不是根本原因,A错误。封建私有制的确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是生产关系的一环,不是小农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B错误。农民积极性提高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是次要原因,故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3.在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
A. 官府和皇帝
B. 地主
C. 农民
D. 手工业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的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所以地主处于支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