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模拟冲刺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8小题,每题1.5分,共87分。)
1.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有所创新的多是适应个体农户小规模经营的细小农具,元代王祯《农书》早有记载的一些大型高效农具十分罕见。失去两汉或唐宋那种新器迭出的蓬勃发展气象。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工商业发展的冲击
B. 精耕细作不被重视
C. 自耕农经济占主导
D. 劳动力的密集投入
【答案】D
【解析】
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是劳动力的密集投入导致了明清时期农具较少改进,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大量的投入而非工商业发展的冲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精耕细作一直被重视,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自耕农经济一直不占主导地位,选项C自身说法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人口的增多、劳动力的剩余会阻碍新技术、新工具的推广使用。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图中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落实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出高考考查“双基”的基本特点。“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