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 快读网 > 优秀教案 > 语文教案 > 五年级 > 正文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29《走路的人》(重点解读) 冀教版

来源:快读网 编辑:秩名 时间:2020-08-13
:

《走路的人》(重点解读)

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了解以“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风格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风格。

2、理解罗丹的创造对艺术发展的贡献。

3、理解文中意蕴丰富的句子,了解“走路的人”的双重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蕴含丰富的句子,了解“走路的人”的双重含义;理解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走路的人”指的谁?“走路”是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预设:“走路的人”指的是一个雕塑;

“走路”是向前行进、向前迈步等。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师:既然“走路的人”是一座雕像,那么它是一尊怎样的雕像?是谁的作品?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整理自学笔记,一会大家交流。

1、学生浏览课文,整理自学笔记。

2、交流:

学生活动预设:那座雕像没有头没有手,只有厚实的身躯和两条粗壮的坚定的叉开着像是在走路的腿——它是奥古斯特·罗丹的作品。

师:那么罗丹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与“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风格有什么不同?

3、学生读文思考。

4、交流,预设:

(1)罗丹的雕塑经常只强调雕像中的主要部分,而是省略其他不重要的部分,有些雕塑不但不美丽,反而可以说是相当丑陋的,因为他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外表的形象,更是艺术家内心的观念和主张。

(2)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风格以人物逼真,线条优美,造型华丽,外表光滑柔润,细节完整、真实为标准。

5、出示学生课前搜集的一些雕塑图片,学生判断图中雕塑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

学生结合文中叙述的两种雕塑风格进行判断。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感悟。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 29《走路的人》(重点解读) 冀教版
以上内容为试读部分,更多内容请下载完整版文档查看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1234567890@qq.com,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热点图文

快读网 www.kuaidu.com.cn 网站邮箱:wodd7@hotmail.com

Copyright © 2002-2020 KUAIDU. 快读网 版权所有

Top